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 群臣谏劝饶孔氏 (第1/2页)
銮驾内。 巳蛇单膝跪地汇报来自稷下学宫的密报。 “启禀陛下,据潜伏暗卫来报,两天前稷下学宫祭酒伏生,突然召集群儒聚堂会谈。” “会中孔鲋与茅焦展开辩论,此人大放阙词,并扬言与朝堂不共戴天。” 嬴瑞听罢轻轻点了下头:“命你的暗策继续迷惑孔鲋,但凡此人有任何反秦言论,都记下来,朕往后一并再找他算账。” “卑臣遵命。” 巳蛇退出銮驾后。 嬴瑞托着下巴沉思起来。 有孔鲋阻挠,想让稷下学宫的儒士入朝为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原历史中,陈胜在与章邯的交战中,孔鲋本应该死于乱军之中。 因此,嬴瑞也下意识觉得这个时空的孔鲋,应该早在几年前就挂了。 可谁知道,当秦军灭了三齐之后。 嬴瑞把目光投向稷下学宫的时候。 却发现这货竟然活得好好的。 孔鲋现在之所以会被嬴瑞特别关照。 乃是因为他不止拥有强烈的反秦思想。 他还是“叔孙通”的老师! 关键是这师徒俩的年纪不超过十岁。 孔鲋六十,叔孙通五十多。 嬴瑞觉得应该是叔孙通那种投机之辈,为了跟孔门沾点关系,故而甘愿拜孔鲋为师。 不然以叔孙通的才华,谁又愿意去拜一个年长不了几岁的人为师? 至于孔鲋为何如此反感秦廷?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当时秦国主要的治国思想是提倡法家。 这与提倡儒家治国的齐国背道而驰。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被多代齐王奉为上宾、帝王之师的孔家,当然不愿意去秦国当老二老三。 于是,当秦国灭了六国之后。 孔家干脆端起臭架子,死也不入秦朝堂为官。 二是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为了杜绝中下级阶层的势力壮大,就开始实行分家政策。 齐国投降以后,朝廷责令孔家三兄弟各分西北。 作为长子,孔鲋得以留在老家孝敬老父亲孔谦。 老二孔腾被迁往魏地,老三孔树去了太原。 作为一个有名望的家族,无端端被朝廷拆了七零八碎、家不成家。 孔鲋心里能不恨吗? 三是张耳、陈馀、魏咎这三位六国反秦贵族,跟孔鲋都是好友。 这几个货都有同病相怜,又有志同道合,当然是天天研究着怎么造反。 孔鲋对于嬴瑞而言,是“记仇小本”里的必杀之人,杀他犹如碾死蚂蚁。 然而,杀了孔鲋之后,却会带来无法预估的麻烦。 这让嬴瑞好一阵苦恼。 想了想,还是召集三公九卿,把这件事好好唠一唠。 “传朕敕令,命三公九卿来见。” 不多时。 皇帝的八骏马车里,坐满了朝廷大员。 虽然有些“三公九卿”的正主留守咸阳,但他们的副职属官几乎都伴驾巡游。 得到嬴瑞指示,廷尉丞当着群臣的面,先把孔鲋的罪状公诸于众。 “诸位同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