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歌_第621章 太初历离京阳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1章 太初历离京阳谋 (第1/2页)

    农历,亦称夏历,也称太初历。

    古时的小农经济是非常脆弱的。

    一旦没有掌握好耕种时机,就会造成一家人辛辛苦苦忙活一一年,到头来却颗粒无收,这对于以农耕赖以为生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因此,农历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诞生了。

    它教人啥时候翻土?啥时候播种?啥时候灌溉?啥时候收获?啥时候肥土?

    农历二十四气节都给农民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还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作息规律完成合拍。

    当然,目前嬴瑞所在这个时空的农历,并不是完整的。

    若不然,秦国也不会采用颛顼历。

    原历史中最完整的农历,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为了解决先秦时期历法混乱的问题,刘彻下令落下闳、邓平、唐都三人根据天象,校正年月日,最终编修出完全的农历。

    因此,嬴瑞改历法,可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跑出咸阳去溜达。

    无论何时何地,他做任何都是社稷为重。

    另外,自从他登基这两年来。

    一直让张苍和他的弟子在负责编修历法。

    有了超大倍数望远镜的帮助。

    让嬴瑞不需要刘彻那样,要等上好几年才能拥有一套完整又精准的历法。

    一番有理有据的历法言论。

    把两位九卿重臣说得肃然起敬。

    “陛下如此心系社稷,臣叹服不已!”

    “倘若我大秦实行此历法,将造福万民,陛下也将功盖千秋。”

    嬴瑞豪气冲天的说:“另外,朕将先秦《夏历》改命为《太初历》,以后我大秦上至君王,下至黎庶,皆用此历法。

    “而且纪年法,也要改。”

    “从今往后,大秦史书再也不是用君王在位年份来命年。”

    “就从我大秦统一六国那年开始纪年,也就是始皇帝二十六年,为元年。”

    “到今年算下来的话。”

    “现在就是十七年。”

    “年号就用大秦。”

    “凡是与我大秦邦交之国,也得用我大秦纪年法。”

    周青臣不禁一问:“陛下,那孔雀朝不按我大秦纪年法来纪年,又当如何?”

    嬴瑞轻蔑一笑:“他们国家只写佛经,不编史书,有何资格不用我大秦的纪年法?胆敢违抗,朕回头就把战舰停在天竺海域,看他们还用不用。”

    两位九卿闻言,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嘶”

    简直太霸道了!

    “陛下英明。”

    “陛下威武。”

    “两位爱卿既然与朕同心同志,那下次朝会,就有劳两位助朕一臂之力。回去之后,可别忘了朕巡游一事?”

    “臣定然不负陛下重托。”

    两位九卿走后。

    嬴瑞一脸舒畅仰躺在榻上。

    脑海里忍不住弹出一条弹幕。

    【秦国完成历法改革,完善值 1】

    回想自己登基以来,仅仅做一项货币改革。

    这还是顺应经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也才能被所有人接纳。

    如今又做了一件关乎社稷历法改革,着实令嬴瑞有种莫名成就感。

    只不过这并没有让嬴瑞高兴太久。

    当他想起未来的执政计划,不由得令他忧心忡忡起来。

    整顿吏治、科举考试、商业加税、废除窑房,无论哪一种,都相当迫在眉睫,又会触及到所有人的利益。

    就像李斯对自己说过的法家名言,治大国如果屡次改革法令,会让治下苦不堪言。

    改革如果太过于激进,在不符合国情的情况下强制推出,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王莽。

    因此,嬴瑞这才不敢大刀阔斧放手去更改法制。

    只能先从符合经济需求的货币,还有丝毫不会触及到所有人利益的历法开始。

    想着想着,嬴瑞的思绪不由自主想起刚才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