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0章 向大洋彼岸出发 (第1/2页)
许负环视着不逊色于咸阳的商业街,喃喃道:“此城此景,简直堪比通都大邑!” 赵佗有些得意介绍道:“以往,这里只不过是一片蛮荒之地。末将记得刚来此地时,还住了一年的竹屋。” “直到五年前,陛下来了之后,传授百姓许多渔业门道,又给任侯留下治州方略。”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才有今日的盛况。” 许负惊讶问道:“单凭发展渔业,竟能让南越在五年时间内,变得如此富庶?” 赵佗笑道:“国师有所不知,渔业只是一部分,让南越真正变得富庶的主要原因,还是琼州以及象郡一年能产三季稻。” “一年三季稻!那亩产几何?” “回国师,刚开始亩产只有三石左右。可是经过这些年的精心育种、选种,去年已经能达成亩产六石。” 师弟听罢“嘶”的一声。 许负也相当惊讶:“亩产六石,还一年三季,那岂不是粮食多到吃不完!” 赵佗满脸欣慰道:“这得多亏了琼州郡守,史公。若无他兴修水利,保证年年风调雨顺,南越断然没有如今欣欣向荣之态。” “另外,南越之所以如此富庶,则是因为此地得天独厚的气候,适合芋头这种高产作物生长。此外,果林、菜园、家禽也是南越重点产业。” 许负充满倾佩的赞叹一句:“灵渠史公,真乃国士也!” 入住郡府客馆后。 侍从就送来一盘他们没见过的水果。 师弟一边抖着腿,一边扒着芒果说:“师姐既然要在这里给人占星卜卦,不如就有偿收费吧,反正这里的富人那么多,不在乎那点钱。” 许负把一颗没整明白的“榴莲”放下,叹口气说:“师姐我又不是养不起你,你又何必成天想着钱呢?” 师弟舔了一下手上的芒果汁,说:“师姐你跟我不一样,你一出生就是县令的闺女,锦衣玉食,你没真正经历过穷为何物。” 许负听后面上多了几分怜悯。 师弟在被黄石公捡回来之前,是一户穷困农家的小儿子。 水灾过后闹饥荒,师弟全家相继饿死,只剩他和母亲。 师弟之母自知无法养活儿子,便求着黄石公收下做牛做马,然后母亲就投河随全家去了。 鉴于师弟资质平平,师父仅仅是把他收为记名弟子。 说是弟子,其实也就是干杂役的份,并没有得到师门真传。 之前师门有个老仆,师弟一直跟着他做事,平时砍砍柴、下山采买些东西。 后来师弟年纪大了,老仆也死了。 师门里的活就全落在师弟身上。 想起师弟经历那么惨痛的事,许负抬了抬眼镜,擦去眼角的泪水。 接着柔声道:“师弟,我既然是奉命行事,就不能借机敛财。你若缺钱,师姐再给多你一份月例就是。” 一听到下月能领多一份工资。 师弟当即眼睛一亮:“既然师姐要给我一份,就不必等到下个月,现在就给我吧,我有大用。” “你要用来干嘛?” 师弟搓搓手说:“我看城里还没有赌坛,想用这笔钱开一个。” 许负闻言,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