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歌_第521章 三世登基立太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1章 三世登基立太后 (第2/2页)

“你们忍心让自己的至亲,不得堂堂正正出现在世人面前吗?”

    嬴瑞长长吐了一口浊气,又接着嘶吼道:“二十年!”

    “整整二十年!”

    “朕的祖母,先帝的母亲,被始皇帝忍痛囚禁整整二十年!”

    “难道还不够偿还罪过吗?”

    “何况还是一个无辜之人。”

    顿了一会,嬴瑞绕过地上跪着的赵坤,目光炯炯眺望殿外。

    嘴里喃喃道:“是的…是的,二十万大秦锐士,是阵亡了…没错!”

    “但是罪责也不该由舞阳来担。”

    “何况李信将军已死。”

    “蒙恬将军多年苦守边塞,以图赎罪。”

    “昌平就算不叛变,当时楚国举国顽抗,兵力远胜于秦,难道我军就能稳赢吗?”

    说到这里,朝殿中百官已经在偷偷抹泪。

    不知沉默了多久。

    殿门外忽然响起一阵寺人的公鸭嗓。

    “舞阳夫人驾到~”wap.

    “栎阳长公主驾到~”

    “芷阳公主驾到~”

    百官回头望去。

    只见长公主和芷阳公主各捧着一封诏书。

    把舞阳夫人拱卫在中间。

    三人表情严肃的走进大殿。

    栎阳高举始皇帝的诏书,冷酷的凤眸把在场百官扫视一遍。

    接着开口道:“宣,始皇帝遗诏。”

    百官统统伏地跪下。

    “大秦皇帝诏曰。”

    “前有朕失察,误遣李信轻敌伐楚,后有昌平临阵叛变,皆以致二十万秦卒阵亡。皆乃朕之过也。”

    “战前,朕以为舞阳端庄贤淑、勤勉柔顺、性行温良、克悯内则,有母仪之风,欲册立为后。”

    “伐楚惨败使之不及,血洒城父悔之晚矣。”

    “战后,众卿皆奏亦律处决。若论罪,楚与昌平乃首恶,信好大喜功次之。时舞阳居于深宫,不知昌平之反,何辜也。”

    “纵有罪,亦不至于死。朕念及情份,故瞒全朝留其命,责其囚于故宫二十余载。”

    “朕将立扶苏为二世,念其孝心恸天,不忍使不得与母见,又念国不得无太后辅政,故颁此诏。”

    “新君即位后,诸卿务立之。”

    诏宣毕,全朝百官脸色各异。

    有不甘、有释然、有欣慰,也有人垂头叹气。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也没办法。

    只能齐声高呼:“臣奉诏。”

    虽然嬴瑞看过嬴政的诏书,但在这种场合亲耳听到宣布,还是令他十分激动,也十分佩服嬴政的胸怀。

    如果这份诏书没有毁在赵高手里。

    原历史中的第一封《罪己诏》应该属于嬴政,而不是刘彻。

    嬴政不止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

    还把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罪责,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均分。

    最后还不容置疑的交代了册立芈华的理由。

    继嬴政的诏书之后,栎阳从晨曦手中接过扶苏的诏书。

    稍微酝酿,又朗声念起来。

    她的声音本就悦耳又洪亮。

    念起庄严肃穆的诏书,无形之中把她的形象抬高了不少。

    群臣听了之后,无不下意识的生出臣服之心。

    诏书念完,不管乐意的还是不乐意,百官还是乖乖奉诏。

    这时,芈华抬手拔下发簪。

    如瀑青丝悄然垂下。

    她当着百官的面,亮出一把短剑。

    群臣见状,皆惊讶不已。

    不知道太皇太后这是要干嘛?

    “众卿之前不肯拥我为后。”

    “一来顾及始皇帝名声。”

    “二来为二十万阵亡将士不忿。”

    “我都能理解,证明你们都是大秦的国之栋梁。”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

    “伐楚之败确实是先父之过,我作为女儿,自然要父债子偿。”李肆的大秦风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