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总结 (第6/7页)
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写崩了,每一章都字斟酌句,想要努力维持全书画风统一。 也因此,这本书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来写的最累的一本书。我从来没有像这本书一样,迫不及待想要放假出去玩——要知道我可是个千年死宅男,能在家里窝着就绝对不出门。可现在,我时不时就想着要出去玩…… 每天,不是几乎,是每天,每天都会写到凌晨两点左右,完全没有在晚上十二点钟之前写完的时候。 有些时候也不是没想过,不要那么高标准严要求,随便点就行了,把今天更新写出来就行了。 但不行。 哪怕写完了,睡觉前上厕所的时候我都还是觉得不能这么写,于是又重新回到电脑前,把文档打开,重写。 就这样,我自我感觉这本书到目前为止还是维持了风格统一和水准统一的。 所以我还会继续这么坚持写下去,哪怕写的过程很累,很痛苦,可是看着磨出来的成品还是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当然,坚持本心和初衷这件事情,其实在成绩不好的时候,反而容易做。 毕竟那会儿没什么人看,说服自己“既然不能取悦读者,那就取悦自己”,反正两头总得占一头,就当单机游戏一样。我其实也喜欢玩单机游戏——WOW都能让我完成单机…… 随着看得人多起来,订阅成绩好起来,再想要坚持本心和初衷,就要难一些。 毕竟当自己想写的东西和读者的期待会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会犹豫。 担心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担心自己的处理方式会得罪读者。 得罪读者,就意味着会失去订阅,成绩就会不好。 成绩本来就不好的时候无所谓成绩好坏。 成绩好起来就开始患得患失,怕这怕那。 我当然希望成绩好,我到现在也希望成绩更好。 我也知道要怎么写成绩会更好。 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这种任性的做法,就像我的前言里说的那样。 这本身就是一本任性的人写的任性的书…… 好不容易坚持了三百五十万字,如果在这里放弃了我原来的想法,会让我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觉。 不管这本书最后成绩怎么样,我想把它写完整,这个完整不单是指不烂尾,更是指把我想写的写透了,该写的都写出来。 作为一本小说,这应该是个完成度很高的作品,而不是在坚持自我和追求成绩之间来回摇摆的不伦不类的半成品。 所以很抱歉,如果我对这本书的处理方式让你们感觉到不爽,不想看,我也尊重你们的选择。但我还是会这么写下去。 想要看特别爽快的文,或许我以后会写——我不拒绝那种简单粗暴的爽文——但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所以还请理解。 总之,世界杯情节就是这样了。 就像我之前发布更新策略时所说的那样,这段剧情对整本书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 年轻人们在这届世界杯上的收获绝对不像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只是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水平那么简单。 有些影响是深层次的,要到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但我把这部分内容详细写出来之后,才能让他们未来的转变立得住。 就像最开始我坚持要写校园篇一样。 是一个道理。 有来路才能有去路。 放到主角胡莱身上是如此,放在本书里其他人身上也是如此。 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会文青上身。 基本上世界杯这段剧情我如此重视也是因为确实很重要。 并不代表其他时候我都会如此详细的描写“失败”。 毕竟本质上《禁区之狐》依然是一本合格的商业小说,追求的还是爽。 我并不打算只写这么一届世界杯,后续安排我都已经全部想好。但为了不剧透,我就不说了,反正大家相信我。我是一个在2006年就敢写中国队勇夺世界杯的YY写手,这么多年了,有几本足球小说写过中国队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我不知道,但《我们是冠军》肯定是第一本。 我其实大胆的很——当时大家都说我写的是玄幻小说呢。 只不过我总是希望在大胆YY的同时,也要小心假设,填充足够多可信的细节,最终才能让YY也变得真实可信。 就算是YY,也要认真的YY,而不是敷衍了事。 个人以为YY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看得人真心相信YY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一眼假。 哪怕做的是高仿,也要做得以假乱真嘛——当初我在《我踢球你在意吗》里写卡卡是一个在巴西出生的华裔后代,父亲为了让他感受中华文化,让他回到国内上学,从而认识了张俊他们。我给这个人物安排了这么一个家庭和人生背景之后,写出来还真有读者以为卡卡是个中国人,身上最起码也有中国血统…… ※※※ 再说回到第四卷。 其实第四卷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胡莱在俱乐部的表现,另外一条就是世界杯了。 然后里面还有很多支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