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_第544章 传胪唱名跨马游街,政事学院再造为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4章 传胪唱名跨马游街,政事学院再造为官 (第2/2页)

还会赐下酒宴,又名鹿鸣宴。

    另外,朝廷还会在进士家乡建立进士牌坊···

    一些列围绕新科进士的活动会持续好些天。

    朱媺娖并没有因为要推广新学,就立即去改掉这些。因为以后新学有所成者,同样会获得极大的荣耀。

    无论新旧,学有所成,得到朝廷的肯定,就应该获得相关荣耀。否则,何以鼓励人们向学以及报效国家?

    ···

    武英殿。

    朱媺娖在和内阁阁臣们商议对新科进士们的职位安排。

    “我朝惯例如何?”朱媺娖先问。

    首辅袁继咸道:“依我朝惯例,一甲进士如无例外,都会被选入翰林院,擢为庶吉士,当做枢臣、储相培养。

    另外,还可从二甲进士中选数人进入翰林院。

    多数二甲进士,会送入六部等重要衙门观政;三甲进士则会送入通政司等次要衙门观政。

    待三个月至一年期满后,朝廷吏部通过进士们在观政期间的表现,授予新的职务。

    其中表现优秀者,一般会正式补入中枢各衙门,为六七品官员。

    表现次一些的,则会下方到地方为县令或州府左二官员,又或者在其他衙门为八九品官历练一番再行擢拔。”

    说完,袁继咸顿了顿,才问:“陛下此番可要依循我朝惯例?”

    朱媺娖直接摇头,“朕听闻过一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发于卒伍’。新科进士虽然都是有才之士,但如何能直接当做枢臣、储相培养?

    不历地方之事,如何知晓地方上是如何治理的?若不知晓,将来成为枢臣、宰相,岂不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在上面瞎指挥?”

    听了这话,袁继咸等好几位阁臣都不禁脸色难看。

    因为以前大明中枢重臣就是这么培养的。

    倒是他们这些人,因为历经战乱,由朱媺娖亲自拔选,都有相当的地方治理经验。….如袁继咸、马士英、路振飞等,都做过地方督抚,在地方上的治政经验并不少,甚至可以说相当丰富。

    所以,他们也只是脸色难看了下,并没有说什么。

    朱媺娖则略一沉吟,道:“杨廷枢可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张煌言似乎对兵事颇感兴趣,也有些天赋,便让他入军务院观政吧。

    至于王夫之,他本为堵胤锡幕僚,今既中探花,便令他在内阁观政三月,而后回北直隶任县令。

    至于其他新科进士,送往南京军事学校,学习三月,再下放到地方从县丞、典史等左二官做起。”wap.

    “陛下,此举不妥呀。”朱媺娖才说完,袁继咸着急地反对起来。

    “哦,有何不妥?”

    袁继咸道:“据臣所知,南京军事学校类似于武学,且向来是用来培训降将及旧官军中将领的,怎可将新科进士置于其中?

    若真如此,恐怕会让新科进士觉得颜面扫地,心生怨气啊。”

    黄道周也站起来到,“陛下,那里毕竟是将领学习的地方,将新科进士送进去确实不妥。”

    随后,其余阁臣也相继表示反对。

    朱媺娖并不恼,事实上,她提出这事就没想过阁臣们会同意。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提出后面一个想法罢了。

    “诸卿既然不同意将新科进士送入南京军事学校,那朕便下令建立一座南京政事学院,再请政绩优异的县令、知府等地方官以及中枢部门优秀的任事官员为讲官,给他们上课。

    学期暂以三月至一年为限,每三月进行一次考试,唯有考试合格者,方可从政事学院毕业,再由吏部授任地方九品至七品官职。如此,总可以了吧?”.

    灵灵吼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灵灵吼的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