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铁证(下) (第2/2页)
“程白衣?” 圣皇的手指不停的在龙椅扶手上点着,陷入了沉思。 “就是所谓的七十二圣徒四首领之一,传闻和朝中大臣关系密切。” 圣皇“嗯”了一声,随后问道:“查不出和哪些官员有往来么?” 薛正武立马低下了头,不敢言语。 圣皇良久没有听到回应,这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低着头的薛正武说道:“不用害怕,朕记错了,你们刑部没这职责,这是督查院的事儿。” “那这事儿?请陛下明示!”薛正武说着,跪了下来。有了人证,肯定会羁押徐长安,但经过之前的那些事儿,没有圣皇的明示,他不敢。而且,但就私交来说,他也不愿意羁押徐长安。 “案子又不是一天就能查出来的,迷雾要一层一层的拨开,懂了么?” 薛正武会意,圣皇的意思就是拖。 “臣领旨!” 话音刚落,只见李忠贤缩在门口,圣皇见状,朝着他挥了挥手。 他急忙跑了进来,还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陛下,不好啦!” 圣皇不动声色,语气平淡,嘴里吐出了一个字:“说!” “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这些纸张,满城都是,说朝廷包庇小侯爷。” 圣皇看着他,李忠贤会意,急忙把纸递了上去。 圣皇眉眼低垂,看着那张小小的纸,纸张虽轻,但其中的分量可不轻。 “还有呢?”圣皇知道,对于程白衣这个名字,自己太过于小瞧了。 李忠贤佝偻着腰,小声而又恭敬的说道:“如今不少百姓堵住了布政坊和刑部还有大理寺的大门……” 李忠贤还要说,圣皇直接挥了挥手,这位曾经的小太监如今的大太监立马闭上了嘴。 “让督查院彻查程白衣!”这是圣皇说的第一句话。 “梅临开案子,公开审讯,按照规矩来!” 说完之后,圣皇挥了挥袖子,薛正武这才告退。 …… 刑部公开审讯,率先问询梅若兰。 周围聚集了不少百姓,薛正武亲自上堂,先把案子梳理了一遍,随后问向了梅若兰。 “徐长安杀你哥一案,已经了结。你哥胡作非为,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徐长安不符合规矩,但也遭受了惩处。” 薛正武知道,此案一定要和梅安泰一案拉开距离。 “你既然是死者女儿,你可以说说,死者梅临开与何人有仇?” 梅若兰跪在地上,不卑不亢,神情淡然。 “徐长安。” “他杀了我哥哥,虽然他身份尊贵,但我父亲也指责于他。只是他身为安海城太守,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所以打算翻案。因为这事,徐长安与我父亲吵闹多次。” 薛正武心里犯了愁,但看着周围的百姓,只能接着问道:“除此之外呢?” 但凡是案子,只要有位高权重,身份尊贵者牵扯其中,百姓们便会下意识的同情另一方。 “家父在安海城兢兢业业多年,并无其它仇家。” “况且,根据伤痕和时间,徐长安都有作案的可能性。”梅若兰补充了一句,说这话的时候,她想到了十月初一那个下午,她看到了一个少年独自在大树下饮酒,背影有些孤独。但立马,她想到了前夜的那几个孩子还有自己的哥哥,心中被扯开的一丝光芒,立马又被遮挡住了。 此言一出,围观的百姓立马指指点点起来。 薛正武闭上了眼,知道避无可避,便下令道:“请忠义侯徐长安来,根据我朝律令,侯爵及其之上者,若是涉案且只是有嫌疑,可不用上刑!” 话音刚落,便有一队士卒朝着布政坊而去,百姓们立马没了声音,随后便有掌声出现。 上不上刑不重要,毕竟当初徐长安也是立过功,让他们鼓掌的是,这位刑部尚书干脆利落,没有任何拖延和庇护的表现! …… 小夫子来到了忠义侯府,他看着徐长安淡淡的说道:“他应该不知道此事,我刚才来的时候,听说了,有了新的人证。若是没有其它人证,你的嫌疑最大。” 徐长安显得有些淡然,为自己的师兄斟了一杯茶。 “新的人证是谁?” 小夫子看着他,说出了徐长安和小沅都不敢相信的三个字。 “梅若兰。” ........................................................................................................................................................ 来了,求各种支持。嘉图李的猫的一剑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