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文治武功 (第1/2页)
等李迪念完了后,音乐才停了下来。 赵祯走下马车,对夏竦说道:“爱卿此去两载,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朕无以为报,请爱卿登车,与朕同乘。” 夏竦呜咽着声音,大声喊道:“陛下天恩,臣没齿难忘,请陛下登车,臣等护卫左右。” “哈哈,这里有几十万大军,用不着你堂堂枢密使护卫。”,赵祯说完,拉着夏竦的衣袖,登上了御辇。 众人羡慕的看着夏竦,与皇帝陛下同乘,乃是无上的荣耀,非大功而不可得。 “皇帝陛下起驾。” 整支队伍,开始徐徐向前。 宋绶走到张唐卿的马旁边,笑道:“张帅请上马,本官为你牵马。” 张唐卿赶紧从马上跳下来,“我的好大人哦,您这不是把我放到火上烤吗?小子可不敢。” “还有你不敢的事?连自污这种手段都能连续用两次,还有什么不敢的?” “参政大人折煞下官了,下官乃是无奈之举。” “这个无奈之举好啊,回京后打算怎么做?” “下官都被安排到户部了,还能怎么做?啥都不干。” 宋绶满意的点了点头,现在,张唐卿需要的是低调,起码三十岁之前,不能再过于高调了,尤其是不能再立功了,而是要学会韬光养晦,等将来有机会,才能一飞冲天,到那时候,大家才会想到,户部右侍郎不足以酬谢他在西北立下的战功。 “参政,朝廷对张权是什么态度?” 宋绶看了一眼张唐卿,说道:“什么态度?没什么态度,官家亲封扬州通判,谁敢有异议?如今官家威严日盛,没人敢触他的霉头。” “威严日盛?” “当然,只看最近几年的赫赫武功,已经远超先帝,直追太祖太宗,谁还敢捋官家的虎须?” 张唐卿从宋绶的话语中,听出了不满。 这可不是好现象啊,赵祯虽然贵为千古第一仁帝,但如今的赵祯,才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心智尚无成熟,如果让他觉得自己很牛逼,可能对他的成长不利啊。 “有空去劝劝官家,让官家学学你,要学会藏拙,你们都是年轻人,互相之间容易沟通。” “是。” 太庙位于开封内城望春门南侧。一进入太庙门口,则是太祖皇帝的御制碑,上书太祖皇帝的诏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自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柴家自保的最大依仗便是这块碑。 士大夫自保的最大依仗也是这块碑。 御史敢直言的最大依仗,也是这块碑。 这块碑奠定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础,也奠定了宋朝相对宽松的朝堂风气。 以赵祯的御撵为首,大队缓缓进入了开封府,其次是文武百官,后面是凯旋的大军,及俘虏。 而太庙献俘,是这次仪式的重点。 而这次俘虏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 一是林岳,一是李元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